秋风吹梦到的意思,秋风吹是什么意思

秋风吹梦到的意思,秋风吹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秋风吹梦到的意思的问题,以及和秋风吹是什么意思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请帮忙解析下什么意思
  2. 布被秋宵梦觉的意思布被秋宵梦觉的意思是什么
  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什么意思
  4. 琵琶行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翻译】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注释】

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诗名作者】

《题龙阳县青草湖》——元代·唐珙

【鉴赏】

此诗又名《过洞庭》,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波”,因为两水相连相通。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前两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是深秋之景。
凄凉惨淡,一湖忧愁。
愁绪之多,足令湘君一夜白头。
昔日伍子胥过昭关,内心忧惧,一夜白头,可与相比。
比兴之辞,读之倒也寻常。

此诗高在后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境界一下子就上去了。
读之如唐时语,难怪会被《全唐诗》误收。
醉中若梦,水天缥缈,迷离如幻,绚烂玲珑,难分虚拟和现实,不辨人间天上,极富浪漫的色彩。
让人情切其中,实际感受醉中乘船游于湖上的情景。
假设此诗被人标为是李白所作,恐怕会有许多人信的。


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
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

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
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
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
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
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
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诗人坐在船上喝酒,不知不觉给喝多了,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
这个感觉和杜甫的“春水船如天上坐”差不多。
诗人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了。
诗人做了个梦,梦到自己驾着小舟,进入了天河,天河中星光灿烂,美得像一首醉人的童话。

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
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
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
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
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扩展资料:


一、二两句,诗人由对眼前自然景色的深广感受而引起对神话中人的向往,借以对神话的幻想,反映出是时境界的逐渐深入。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诗中境界由一“老”字带起。
秋风飒飒,洞庭湖水渺渺茫茫。
那景象,与春日轻漾宁静的碧水相较,是和乐世间另一面的深邃的人生。
诗人所思所忆渐渐入深。

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宿命却如何可及呢?此夜洞庭可老,湘君如约此等情境,复能何言?这等思悟境界深广,洞庭深广的秋色可谓遇到了知音。
思绪沉沉,竟至幻象,昼晓和乐尘世,此夜却换了人间。
以神抒情,寄思于景,至幻乃深。


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秋风已久,赏景渐忘景,不分是天上星、水中星?夜深思量长,怎知何时已醉?昔杜甫心怀长安,所目疮痍,“春水船如天上坐”,但悲其生不能已,故无缘这般深然长醉、安然入梦。
泊舟、泊梦,天河或曰星河,景中或曰境中,所思或曰所忘。

诗人的梦境,满船清梦,是诗人思量着的人生。
然而,秋湖相往来,物我无碍,陶然自在,正是快哉。

一、二句亦真亦幻,愈是明了,愈是痴然;三四句境中心中,却深沉了,方潇洒了。
所以,境界深了,夜即梦了,此真人生佳境也。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解释: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解释: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诗词名称:《清平乐·绕床饥鼠》。
本名:辛弃疾。
别称:辛忠敏。
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所处时代:宋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
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
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乐.村居》《送剑与傅岩叟》《满江红》《卜算子修竹翠罗寒》等。
主要成就: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布被秋宵梦觉”的详细介绍:


一、《清平乐·绕床饥鼠》的全文点此查看《清平乐·绕床饥鼠》的详细内容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二、辛弃疾其他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青玉案元夕》。

三、背景

辛弃疾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常往来于一博山道中。


四、注解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

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华: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五、译文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六、赏析

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读者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
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
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
通过画面,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

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远了,而且还算不上是代表作。
不过,这首词别具一格同样带给了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从创作来说,作品总反映着作家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总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
从创作的角度讲,任何作家也总是从题材内容出发,去努力寻求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他们之间的区别权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已。
象作者这样,能够在断承、发展苏轼词风的基础上,成为豪放派大家,同时还能在闲淡、细腻、婉约等格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文学史上倒是不多见的。
正如刘克庄在序《辛稼轩集》时所说:“公所作,大声镗_,小声铿_,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其_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
(博山炉是外表雕刻成重叠山形的香炉,见《西京杂记》)。
作者在上饶带湖闲居期间曾多次游览博山,并留有颇多的题咏。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清平乐·绕床饥鼠的详细信息

<p>“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strong>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引》。
</strong></p><p>意思:<strong>东边的船和西边的船都静静地停在那里,没有说话,只有江心秋月白。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夜江边宁静美好的景色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静观和思考。
</strong></p><hr/><p><strong>全诗如下:</strong></p><p>琵琶行/琵琶引</p><p>【唐代】白居易</p><p>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br/><br/>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br/>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r/>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r/>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br/>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br/>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br/>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br/>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br/>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一作:不得意)<br/>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br/>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br/>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r/>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br/>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r/>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一作:渐歇)<br/>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r/>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br/>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br/>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r/>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br/>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br/>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br/>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br/>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br/>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一作:云篦)<br/>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br/>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br/>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br/>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br/>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br/>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br/>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br/>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r/>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br/>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r/>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br/>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r/>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br/>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br/>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br/>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br/>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br/>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br/>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r/><br/></p><p><strong>全诗的解释如下:</strong></p><p>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br/><br/>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br/>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br/>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br/>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br/>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br/>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br/>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br/>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br/>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br/>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br/>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br/>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br/>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br/>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br/>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br/>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br/>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br/>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br/>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br/>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br/>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br/>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br/>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br/>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br/>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br/>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br/>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br/>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br/>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br/>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br/>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br/>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br/>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br/>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br/>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br/>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br/>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br/>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br/>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br/>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br/>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br/>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br/>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br/>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br/><br/></p><hr/><p><strong>词句注释</strong></p><p>左迁:贬官,降职。
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br/>明年:第二年。
<br/>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br/>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br/>倡女:歌女。
倡,古时歌舞艺人。
<br/>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
是“能手”的意思。
<br/>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br/>为:做。
<br/>贾(gǔ)人:商人。
<br/>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br/>快:畅快。
<br/>悯然:忧郁的样子。
<br/>漂沦:漂泊沦落。
<br/>出官:(京官)外调。
<br/>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br/>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br/>为:创作。
<br/>长句:指七言诗。
<br/>歌:作歌。
<br/>凡:总共。
<br/>言:字。
<br/>命:命名,题名。
<br/>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br/>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br/>主人:诗人自指。
<br/>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回:再。
<br/>转轴拨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br/>掩抑:掩蔽,遏抑。
<br/>思:悲,伤。
<br/>信手:随手。
<br/>续续弹:连续弹奏。
<br/>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br/>捻:揉弦的动作。
<br/>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br/>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br/>《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br/>《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br/>大弦:指最粗的弦。
<br/>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br/>小弦:指最细的弦。
<br/>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br/>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鸟鸣声。
<br/>幽咽:遏塞不畅状。
<br/>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br/>凝绝:凝滞。
<br/>迸:溅射。
<br/>曲终:乐曲结束。
<br/>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br/>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br/>舫:船。
<br/>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br/>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br/>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br/>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br/>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br/>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br/>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br/>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br/>击节:打拍子。
<br/>颜色故:容貌衰老。
<br/>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br/>去来:走了以后。
<br/>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br/>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br/>重:重新,重又之意。
<br/>唧唧:叹声。
<br/>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br/>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br/>暂:突然。
<br/>却坐:退回到原处。
<br/>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br/>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br/>掩泣:掩面哭泣。
<br/>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
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br/><br/></p><p><strong>赏析</strong></p><p>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
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
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br/><br/>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br/><br/>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br/><br/>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
<br/><br/>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
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br/><br/>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br/><br/>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
“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
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
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
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
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br/><br/>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
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br/><br/>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br/><br/>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br/><br/>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
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
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
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br/><br/>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
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
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br/><br/></p><hr/><p><strong>作者简介</strong></p><p>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p>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于是撰写一首长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鉴赏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
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
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
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
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
“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
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
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
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
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
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
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
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
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关于本次秋风吹梦到的意思和秋风吹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78345.com/axyfK0z7RBgp.html
上一篇:睡梦梦到牙齿胀痛(睡梦梦到牙齿胀痛什么预兆)
下一篇:睡觉经常梦到人死了?睡觉经常梦到人死了什么意思